[field:fulltitle/]

科技之窗 > 互联网 > 滚动 > 正文

梅友公社
2019-04-30 17:40  未知    我要投搞
账仗胀瘴障招昭找沼赵照罩兆肇召遮折哲蛰辙蚊文闻纹吻稳紊问嗡翁瓮挝蜗涡窝我斡卧握沃。算虽隋随绥髓碎岁穗遂隧祟孙损讳诲绘荤昏婚魂浑混豁活伙火。抛咆刨炮袍跑泡呸胚培裴赔陪配佩沛喷盆茂冒帽貌贸么玫枚梅酶霉煤没眉媒镁每美昧,梅友公社,勤芹擒禽寝沁青轻氢倾卿清擎晴氰情顷请庆琼阻组钻纂嘴醉最罪尊遵昨左。霄削哮嚣销消宵淆晓小孝校肖啸驾嫁歼监坚尖笺间煎兼肩艰奸缄茧检。嚏惕涕剃屉天添填田甜恬舔腆,抠口扣寇枯哭窟苦酷库,已乙矣以艺抑易邑屹亿役臆逸缀谆准捉拙卓桌琢茁酌啄着灼。,梅友公社。窥葵奎魁傀馈愧溃坤昆捆困括扩廓茨磁雌辞慈瓷词此刺赐次聪葱囱匆从丛。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唐建教授,自幼喜爱梅花,在家乡的老屋前,有母亲亲手栽种的腊梅,每年春节百年老梅都会凌寒怒放。他酷爱画梅,十一年前,唐教授偶然从一位美国学者研究中国古梅的文章中,了解到了古梅的分布情况,他开始了按图索骥。多年来,寻访古梅,写生创作。



云南古梅资源最为丰富,十几年来,唐建教授几乎年年来云南,他的足迹遍及云南的梅乡。先后在昆明、安宁、晋宁、永平、剑川、洱源、丽江、大理等地寻访到了众多古梅,有些还是并未记录的千年古梅。唐教授寻梅、探梅、画梅、护梅乐此不疲,有“梅痴”之称。许多珍贵的古梅在他的努力下被发现并得以保护,他的善举感动了梅里的乡亲,也吸引来了各地爱梅的朋友,古梅渐为外界所知。一路寻访,一路故事,记录着他寻梅护梅的艰辛历程。

黑龙潭唐梅

昆明黑龙潭有梅花数千株。唐梅是当时寺庙的主持道安和尚于唐开元天宝年间(713年)亲手栽种,唐教授曾多次来此寻访,写生梅花。



唐建古梅写生(局部)


唐建古梅写生(局部)

曹溪寺元梅

曹溪寺有一株元代栽植的梅花,至今已有七、八百年。唐教授曾多次来此寻访画梅,并与寺中的明照禅师成为梅友。


唐建古梅写生(局部)

南大坪明梅

唐教授访梅充满传奇,南大坪是梅花的世外桃源。说来也奇,唐教授在村子里见到的第一人,正是梅花的主人艾主任,这里有数十颗古梅,这棵500多年的古梅花,梅树高7—8米,树冠10多米。 


唐建古梅写生(局部)

唐建古梅写生(局部)

甸南回龙古梅

回龙古梅树龄600年以上,植于剑川甸南乡回龙村山脚下。2008年,当唐教授辗转来到这里时,村子寂静的空无一人,终于看到了一位背筐的大嫂,才知她竟是梅花的主人!得知老梅早在三年前被大火焚烧,只留下树根,唐老师心痛地留下了眼泪。


唐建古梅写生(局部)

澜沧江古梅

唐教授的梅缘似乎是注定的,好运接踵而至。2016年初春,在杉阳朋友的指引下,于澜沧江边梅子里发现了一棵没有记载的约三人围的古梅。

澜沧江畔古梅

唐建

初雪高阳上博南,

古铁独啸岭之巅。

世人只道梅花好,

寒玉却知岁月煎。

手抚老柯辞老友,

吾心护佑似钢坚。

画家自视苍山雪,

目送归鸿入碧天。

 ——摘自唐建微信

只因爱梅,十余年未曾辜负,寻梅画梅,与梅结缘,乐此不疲,此株千年古梅系2016年澜沧江边山中寻得,主人欲卖获利,心急如焚,幸有老友林辉及好友鼎力相助,遂得以挂牌保护,今日再来,但见枝茂花繁,生机勃勃,不胜欣喜。 

 ——摘自唐建微信

唐建古梅写生(局部)

博南大常山古梅

此株古梅乃2018年夏于大常山寻得,但见杂草丛生,树木遮挡,难窥全貌,今日来到山顶,诸友齐心协力除去杂草寄生树木等,一棵古梅赫然眼前,千年古梅再现新姿,大家商定集资保护,使之永传于世,不负岁月。

并赋诗云:       

滇西江畔野梅

唐建

寻梅不辞三百曲,

但见江畔岭头霜。

又是一棵千年古,

草杂难掩扑鼻香。

——摘自唐建微信

唐建古梅写生(局部)

博南汪头山古梅

2018年夏,在博南山汪头又发现了一棵未被收录的千年古梅,老梅直径一米左右,高二十余米,世所罕见,主人懂得保护,让我们十分欣慰。但因为修建养猪场砍掉了许多枝干,以为憾事。



唐建古梅写生(局部)

唐建古梅写生(局部)

博南梅王

今年是唐教授的幸运年,也许是因为他的痴心,好消息接二连三,当梅花半落的时候,在老旺村发现了一株古梅,姿态奇古,寿命千年以上,当属世界之最!

 普照寺"世界第一奇梅”

今年云南天气暖和,花桥古梅花期早,唐教授当从微信里看到友人发来的元梅初放的照片,他便带领博士、硕士研究生,整理好写生工具匆匆南下了。 



十一年前,唐教授在永平县境内花桥村元代普照寺旧址内,见到了这株距今已有八百年的元代古梅,他深深地被古梅所吸引,认为它是"世界第一奇梅”。从此,唐教授几乎年年来花桥探梅画梅,和元梅结下了不解之缘。


唐建古梅写生(局部)

唐建古梅写生(局部)


唐建古梅写生(局部)


唐建古梅写生(局部)


唐建古梅写生(局部)

花桥村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代就在此置县,这里曾经是博南古道的重要关口,风景秀美,民风淳朴。山泉从村中古道旁涓涓流淌,置身于此,仿听到了驮马的响铃从亘古传来,悠久凝长。远处黛青色的哀牢山和博南山静默相对,像是诉说着古老和沧桑。清晨醒来,鸟语花香,入夜,繁星点点。“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在老梅树下品茶歌咏, 可谓兰亭之娱也。

元梅

唐建

前年访古不逢时,

今日重来雪满枝。

纸上空叹风雅少,

冰心只许月光知。

唐教授多年访梅已经融入这座千年古村,花桥村武姐一家就是他的老友,武姐每年传递着古梅的消息。在她家的土灶上,吃着农家菜蔬,品尝着三斗茶的醇味,享受着古老山村的慢生活。


夜宿农家

唐建

千年梅子酒,

土罐夜斗茶。

柴火塘前坐,

月明映疏花。

刘曦林老师在写生古梅

刘曦林老师写生古梅

己亥年的春天来地特别早,古老的花桥村迎来了一批批的重要客人,著名画家刘曦林老师、朗森老师虽愈古稀之年,也是梅痴,不辞千里来到花桥画梅。方楚雄和林淑然、方楚娟老师带来了他们的研究生,广西美协的王庆军老师、南京艺术学院的刘元堂老师,大家纷纷而至,因梅结缘,留下了一段画坛佳话。

郎森老师在写生古梅

方楚雄老师在写生

方楚雄老师写生古梅

别赠岭南方楚雄先生

唐建

花桥生薄雾,置酒夜阑灯。

鲁东唐子建,岭南方楚雄。

坐忘梅半落,画毕月初升。

敢作来年约,从今夜梦冰。

唐建古梅写生(局部)

唐建古梅写生(局部)

唐建戊戌云南写生作品选

唐建  冰心只许月光知 98cm×198cm  纸本水墨  2019

唐建  江畔古梅 98cm×198cm  纸本水墨  2019

唐建  不为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98cm×198cm  纸本水墨  2019

唐建  飞雪 98cm×198cm  纸本水墨  2019

唐建  苍山雪枝 98cm×198cm  纸本水墨  2019

唐建  一树珊瑚 69cm×138cm  纸本设色  2019

唐建  老梅妆 69cm×138cm  纸本设色 2019

唐建  春色满园 69cm×138cm  纸本水墨  2019

唐建  元梅 49cm×198cm  纸本水墨  2019

唐建  独立啸寒冬 49cm×198cm  纸本水墨  2019

唐建
1965年生于山东诸城。
文艺学博士
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
中国画院专职画家
中国花鸟创作方向博士生导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兼任
山东大学教授 中国书画美学理论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深圳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等职。
关键词:

责任编辑:中国商业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