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创新模式”:中国高新区成功发展的一个新观察视角
2018-09-12 18:59 [db:来源] 我要投搞
中国高新区作为一个整体,在30年的时间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和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力。是什么让中国高新区这一创新模式得以成功的呢?原因已经被人总结了很多,如体制创新、政策激励、技术积聚、企业群聚等,从笔者的观察和分析看,这一切其实都可以概括为“离岸创新模式”。
改革开放早期,无论体制、机制以及创新要素禀赋的富集程度,都很难做大规模的创新集聚,而采用“飞地”这种“离岸创新模式”则是一个大胆的创新尝试。从北京中关村发起,在同一经济体内使用的“离岸创新模式”发展高新区,迅速在各个省域、市域甚至发达的县域复制开来。正是这个“离岸创新模式”带来了我们这30年特别的成功。2017年,156家国家高新区实现了园区生产总值9.54万亿元,占全国82万亿元的比重为11.5%;园区内11.6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创造了33.15万亿元的收入,19.7万亿元的工业产值;2576家瞪羚企业在高新区,约占全国瞪羚企业的90%;125家独角兽企业在高新区,占全部164家独角兽企业的76%。
相关文章:
- 千金润女士抑菌凝胶,重塑女性私护领域2024-01-17
- 千金润R女士抑菌凝胶,重塑女性私护领域2024-01-17
- 除醛黑科技芸净岩,根源解决甲醛释放期长的难2021-05-19
- 站在未来看未来,GTA基因链开创区块链3.0新时2020-04-30
- 中国创新城市TOP10出炉 北京、深圳、上海位列2018-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