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是推进物联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未来我国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先决条件。日前,德勤发布《超级智慧城市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已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有1000多个,中国在建500个,远超排名第二的欧洲(90个)。从在建智慧城市的分布来看,我国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四大智慧城市群。
业内普遍认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是我国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的诸多措施之一,在中央和地方的推动下,我国物联网产业正逐步进入产业起步期,产业规模进入“万亿时代”,未来将持续高速增长。
四大智慧城市群成形
据《超级智慧城市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在建的智慧城市达到500个。根据计划,2016年到2020年期间,我国要培育100个新的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对医疗、交通、物流、金融、通信、教育、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将给城市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持续支持。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以及负责智慧城市建设的三大运营商数据显示,从在建智慧城市的地理位置分布来看,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北京、天津、大连、青岛、济南为主的环渤海,以南京、无锡、上海、合肥、杭州、宁波为主的长三角,以广州、佛山、深圳、厦门为主的珠三角,以及以西安、成都、重庆、武汉为主的中西部四大智慧城市群。
除了上述核心城市外,截至2017年底,已有超过300个城市和三大运营商签署了智慧城市建设协议,并有290个城市入选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司长伍浩介绍说,建设智慧城市将是“十三五”期间我国推进城市化的重要抓手,也是我国促进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措施。业内认为,随着更多城市加入智慧城市的行列,上述四大区域将形成覆盖更广、联系更加紧密的智慧城市群,极大地推进我国物联网发展和产业集群快速成形。
在四大智慧城市群形成的过程中,包括芯片制造、传感器设备、系统集成在内的物联网产业集群也依托上述核心城市逐渐发展壮大。例如,在芯片制造领域,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已具备相当的产业规模;西安、武汉、成都等中西部城市则依托自身的科研教育优势,在RFID、芯片设计、传感传动、自动控制、网络通信与处理、软件及信息服务等领域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基础。
迪赛智库研报介绍,截至2016年6月,我国95%的副省级城市、76%的地级城市,总计超过500个城市,均在政府工作报告或“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未来,随着5G网络、下一代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等网络设施加速部署,我国物联网建设和发展将进入高速发展期,作为推进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手段,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将持续提速。
相关文章:
- 千金润女士抑菌凝胶,重塑女性私护领域2024-01-17
- 千金润R女士抑菌凝胶,重塑女性私护领域2024-01-17
- 除醛黑科技芸净岩,根源解决甲醛释放期长的难2021-05-19
- 站在未来看未来,GTA基因链开创区块链3.0新时2020-04-30
- 中国创新城市TOP10出炉 北京、深圳、上海位列2018-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