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西藏勉唐派唐卡画师桑吉东知——
运笔毫厘 自现(工匠绝活)
桑吉东知。记者袁泉 摄
【绝活看点】桑吉东知:西藏著名勉唐派唐卡画师,参与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等多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壁画修复工作;完成过多幅由数以千万计的发丝般粗细的笔画组成的大型唐卡。
精选布料、润湿打磨、打线素描、定位起稿,桑吉东知眼前的一幅唐卡已经精心绘制了4个多月……他说,要完成这幅作品还需要勾线着色、描金、开脸等步骤,估计还要几个月才能大功告成。
唐卡,是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卷轴画,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唐卡凝聚了人们对美好、幸福、善良的向往,不仅是藏传佛教艺术的瑰宝,在世界艺术殿堂上也是能代表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符号。”桑吉东知是西藏著名的勉唐派唐卡画师,从小开始跟随叔父学习唐卡艺术,参与了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等多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壁画修复工作,其创作的《牦牛与西藏的历史》系列唐卡作品被西藏牦牛博物馆收藏。
“制作唐卡选用布料非常有讲究,必须是纯棉布,不能夹杂其他材质,不然在打磨的时候就会变质起毛”,桑吉东知介绍说,画布先要打湿,然后垫在木板上打磨,每次打磨都要阴干一次,然后再打磨,反复三到四次。
打磨完成后,就可以把画布绷到画架上。画布的绷展,要求也极其严格,绷布竹签之间的距离严格按照4个手指宽度限制,确保画布的绷紧度是一样的。
接下来就是打线、打草图。通过打线素描先画出骨架并确定比例,然后画上服饰、宝物等,最后再画上祥云、山水、建筑、鸟兽等。佛像的绘制有严格的度量比例标准,画师要经过多年的训练才能掌握。“佛像的头、身、手、眼,也都有严格的比例标准,这个部位放多少,那个部位放多少,是历代唐卡画师经验的凝结。”桑吉东知回忆,刚开始学习的时候,首先就要记牢固定的比例,额头、眉毛、鼻子都是按照严格比例绘制的,而佛像表情的每个部位比例又有差异。
相关文章:
- 智慧康养新突破:绵阳电信携手社区共筑适老服2024-10-18
- 成为鲲鹏社区推荐官,携手赢积分、兑豪礼!2024-09-25
-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后,卡萨帝冰箱建博会发布2024-09-24
- 《文物摄影专业人才培训:传承历史之美,铸就2024-09-04
- 阿维塔012限量联名版全球首秀 预售价70万2024-08-23
关键词:
责任编辑:
今日视点
智慧康养新突破:绵阳电信携
在数字化与智能化浪潮的推动下,绵阳电信携手基层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