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抑制多头融资、过度融资行为,有效防控重大信用风险,中国银保监会日前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联合授信管理办法(试行)》(简称《办法》),并部署开展试点工作。专家表示,建立银行机构联合授信机制,意在去杠杆、防风险,有助于促使企业债务率保持在合理水平,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控制企业债务率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国企业多头融资、过度融资的问题日趋突出,一些大中型企业债务规模大,杠杆率高,财务负担重,偿债能力弱,存在严重风险隐患。少数企业过度融资也挤占了稀缺的金融资源,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
“多头融资、过度融资会对企业高负债运营、盲目扩张形成不当激励。”有关负责人分析,在经济上行期,加剧部分企业、行业以及整个经济的产能过剩;在经济下行期,低产能利用率和高杠杆叠加的压力会导致很多企业陷入债务困境,甚至因资金链断裂产生债务危机。因此,建立联合授信机制有助于维持企业债务率在合理水平,提高其财务稳健性,更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办法》规定,在3家以上银行业金融机构有融资余额,且融资余额合计在50亿元以上的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建立联合授信机制。对在3家以上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有融资余额,且融资余额合计在20亿元至50亿元之间的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可自愿建立联合授信机制。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此次建立联合授信机制,就是要把控多家银行对单一企业的授信集中度风险,加大强监管、防风险力度。
促进信息源共享
银行授信在服务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应注意加强风险管控。郭田勇表示,一方面,银行授信贷款增多,意味着企业可支配资金增加,可以用于扩大投资等;另一方面,随着债务增多,偿付压力增加,企业如果不能按时还本付息,就会造成违约,违约多了就会形成金融风险。
郭田勇表示,授信放款过程中,各家银行对企业的风险评估标准和要求可能有差异。建立联合授信机制后,多家银行可以共享信息源,共同收集汇总、交叉验证企业经营及财务信息等,这样就能更加全面、深入地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负债能力等进行评估。
相关文章:
- 智慧康养新突破:绵阳电信携手社区共筑适老服2024-10-18
- 成为鲲鹏社区推荐官,携手赢积分、兑豪礼!2024-09-25
-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后,卡萨帝冰箱建博会发布2024-09-24
- 《文物摄影专业人才培训:传承历史之美,铸就2024-09-04
- 阿维塔012限量联名版全球首秀 预售价70万2024-08-23
关键词:
责任编辑:
今日视点
智慧康养新突破:绵阳电信携
在数字化与智能化浪潮的推动下,绵阳电信携手基层政...[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