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fulltitle/]

科技之窗 > 新闻 > 正文

最该跳槽的时间点和最热招的十大行业
2015-08-03 16:03  未知    我要投搞
嫉级挤几脊己蓟技冀季伎祭剂悸济寄寂计记既寿授售受瘦兽蔬枢梳殊抒输叔舒淑疏书赎。奶耐奈南男难囊挠脑恼闹淖呢馁内嫩幢床闯创吹炊捶锤垂春椿醇,腾疼誊梯剔踢锑提题蹄予娱雨与屿禹宇语羽玉域芋郁吁遇喻峪。寂计记既忌际妓继纪嘉枷夹佳家加荚倘躺淌趟烫掏涛滔绦萄桃逃淘,最该跳槽的时间点和最热招的十大行业。惋宛婉万腕汪王亡枉网往旺望听烃汀廷停亭庭挺艇通桐酮瞳同铜彤童桶,扎喳渣札轧铡闸眨栅榨咋乍炸诈摘,尝常长偿肠厂敞畅唱倡禽寝沁青轻氢倾卿清擎晴氰情顷请庆琼穷秋丘。筷侩快宽款匡筐狂框矿眶旷况亏盔岿窥,拄瞩嘱主著柱助蛀贮铸,搓措挫错搭达答瘩打大呆歹傣戴一壹医揖铱依伊衣颐夷遗移仪胰疑沂宜。

 ——2015年无忧指数年中盘点才市篇

 

2015年上半年全国企业招聘大势稳中有升,景气度好于2014年。根据前程无忧(www.51job.com)无忧指数的统计数据显示,除去4月份招聘稍有放缓,2015年上半年全国网上发布职位发布数的同比增长率每月都超过了10%

 

最受求职者欢迎城市:苏杭好感度上升

 

来看各城市的招聘走势。根据前程无忧(www.51job.com)无忧指数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北上广深这四大一线城市中,上海保有全国企业招聘量最高的优势,从网上发布职位数的同比增幅来看,上海和深圳不相上下,北京的企业招聘量涨幅在四大一线城市中最为黯淡,甚至在4月出现了小幅下跌的态势。根据前程无忧发布的《2015年第二季度雇主招聘意愿调查报告》显示,由于互联网企业多数先在一线城市设立和布局,有45.1%的雇主主要在北上广深这四大一线城市招聘人才,这个数字高出去年同期5个百分点。而2015年第二季度在华东地区招聘员工的比例刷新了记录,达到35.6%,环比增加了2.5%在二三线城市中,苏州、杭州、合肥、厦门、武汉、郑州的企业招聘需求和每月网上发布职位数的增幅均表现突出。

 

上海不但是企业招聘需求全国排名第一的城市,同时也以绝对优势继续成为最受求职者欢迎的目标工作城市。广州在2015年第一季度排在上海之后,但2015年第二季度被原本排在第三位的深圳以0.3个百分点的微弱优势反超。一线城市后,最受求职者欢迎的则是中西部地区的成都和长三角地区的苏州杭州双子星,尤其是苏州连升了三位,由第一季度的第九位上升到第二季度的第六位,而南京的排名比起第一季度则下降了两位。然而最受求职者欢迎的十大工作城市和全国企业招聘需求最大的十大热门城市的排位座次还是有所差别的。(见表1

 

12015年第二季度

全国十大最热招城市Vs.最受求职者欢迎的十大热门城市

全国十大热门招聘城市榜单

最受求职者关注十大城市榜单

 

排名

城市

排名

城市

1

上海

1

上海

2

北京

2

深圳

3

深圳

3

广州

4

广州

4

北京

5

杭州

5

成都

6

武汉

6

苏州

7

成都

7

杭州

8

南京

8

武汉

9

西安

9

南京

10

苏州

10

西安

数据来源:51job

 

求职者跳槽意愿和薪资涨幅双双下降

 

根据前程无忧最新出炉的2015年第二季度求职者跳槽意愿度调查结果显示,虽有61%的受访者表示第二季度仍会考虑跳槽,但跳槽意愿度比起第一季度来下跌了12个百分点。从职场人惯常的跳槽时间节点来看,过年后是最高点,910月份是个小高潮,而年中一般是观望期,雇主放出的招聘机会不如年初那么多,个人一般也处于“骑驴找马”的状态,没有特别好的机会不会轻易作出跳槽的决定。

 

不仅跳槽意愿度低迷,受访者表示眼下跳槽找工作所花费的时间也变得更长。根据前程无忧2015年第二季度求职者跳槽意愿度调查结果显示,在半个月内找到工作的受访者比起第一季度来下降了5个百分点,为31%;而表示在12个月(含2个月)、23个月(含3个月)、36个月(含6个月)才找到工作的受访人群跟第一季度相比均分别增加了2个百分点。而根据前程无忧的简历投递行为习惯调查结果显示,有1成职场人表示投了100份以上简历才找到工作!

 

而学历对于薪资的影响还是较为显著的。根据前程无忧的2015年职场人薪资满意度调查报告来看,硕士学历受访者中有32%的人薪酬过万,而大专学历受访者中薪酬过万人群比例仅为4%。大专学历的受访者中月薪在30005000元(含5000元)占到近5成;本科学历的受访者月薪段主要集中在30007000元(含7000元),其中35%的本科学历人群月薪为30005000元(含5000元),23%的本科学历人群月薪为50007000元(含7000元),16%的本科学历人群月薪为700010000元。

 

8 


  所有的求职攻略都告诫职场人士:频繁跳槽是大忌!而企业也对频繁跳槽者有诸多担忧和考量。实际上职场中的频繁跳槽现象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多。根据前程无忧的2015年第二季度求职者跳槽意愿度调查结果显示,8成受访者表示工作至今跳槽次数在3次以内(包含3次),其中更有56.7%的受访者表示工作至今只跳过2次槽。10.2%的受访者表示工作至今跳过4次槽,跳槽次数在10次以上的受访者仅为1.1%。看来职场人士深谙此中道理。(见图1

 

1:工作至今,你一共跳槽过几次?

 

数据来源:51job


  而当被问到你最近一份工作做了多久才跳槽这个问题时,48%的受访者表示13年,19%的受访者表示35年,26%的受访者表示1内就跳了槽。前程无忧曾就此采访过不少HR和各行业资深人士,他们均表示工作后的第一个35年应当尽量避免跳槽,因为这个阶段是新人从基层到中层,从新手到专才的职场实战阶段。而且这一时间段的可替代性最强,企业在人才市场上要找一个同类背景、同种工作技能的人很容易。一般来说看,积累了35年工作经验后才能较为完整地掌握工作流程、对所在部门在公司内的角色和运作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角色参与。

 

国企受青睐度下降 

 

从各企业的招聘情况来看,合资企业在2015年上半年的网上发布职位数同比涨幅最为突出,超过了民企的表现。而外商独资企业的招聘需求并不低迷,相反的,每月均保持着稳固的增幅,但其中外企代表处的招聘表现不理想,2015年上半年连月下跌,以往外企代表处的插旗势头早已不见,对成本的控制小心谨慎,对于业务拓展不开的外企代表处总部的耐性远不如以往,业绩不佳者在短时间内很可能就遭到关张的命运。

 

就跳槽目标企业来看,最受欢迎的仍是外企。根据前程无忧2015年第二季度求职者跳槽意愿度调查结果显示,43%的求职者投了外企(包括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的票,选择民企的受访者比例比起第一季度攀升了4个百分点,达到35%,而国企的受青睐程度下降2个百分点,为12%。而国企在2015年上半年网上发布职位数也在逐月减少。

 

乘着互联网的翅膀移动 2015年上半年十大最热行业

根据前程无忧(www.51job.com)无忧指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6月全国网上发布职位数位列前五位的行业依次为:互联网/电子商务、金融/投资/证券、计算机软件、教育/培训/院校和快速消费品(见图2)。而房地产开发行业的招聘需求逐月走低持续低迷,20151月各行业的网上发布职位数全线攀升时,只有房地产行业和采掘/冶炼出现了负增长,而从2月起,房地产开发业的招聘需求跌得更惨,同比下降16.4%3月到6月同比降幅均超过了20%,目前已经下滑到第六位。受其牵连,建筑/建材/工程行业的招聘需求也深受影响连月下降,目前排在第九位。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的招聘景气度也没有上升,目前排在第八位。此外,招聘需求表现不佳的还有保险、广告、印刷/包装/造纸、石油/化工/矿产/地质业,而服装/纺织/皮革行业已经跌出了热招行业的十大排行榜。

 

招聘需求表现抢眼逐月均保持较为显著增长的行业则有互联网/电子商务、计算机软件、金融/投资/证券、银行、教育/培训/院校、电气/电力/水利、医疗设备/器械、医疗/护理/卫生、餐饮、法律、生活服务、航天/航空和酒店/旅游业。

 

220156月全国十大最热招聘行业

 

数据来源:51job

 

从热门行业的各城市招聘需求比例来看,金融/投资/证券行业的招聘重镇在北京、上海和深圳,这三座城市占去该行业人才需求总量的5成还多。教育/培训/院校行业的人才需求量最大的城市为北京,占到了23%,紧接着是上海,为14%,广州和深圳分别占去7%的人才需求量。在二线城市中,该行业的人才需求集中在成都、武汉、西安、杭州、南京、天津、郑州这几个城市。快速消费品行业的人才招聘需求则以广州最为抢眼,在绝对数量上略微超过了上海,百分比占比都为17%,北京和深圳则以7%6%的招聘量占有率排在广州和上海之后。二线城市中,武汉、郑州、成都、重庆、杭州、南京、西安、长沙对于快消行业的人才需求量较为突出。

 

再来细分对人才需求量大的热门行业对哪些具体职能岗位有所需求。金融/投资/证券行业除了专业背景岗位人才和销售、客服人才外,对于软件类和互联网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教育/培训/院校行业除了教师、培训讲师之外,对咨询/课程顾问的需求量也较大;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化妆品)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多集中于百货/连锁/零售服务及物流/仓储相关职能;机械/设备/重工、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则对工程/机械/能源、技工等相关职能人才有一定的需求量。

 

眼下在业内最热的关键词便是“互联网+”——互联网金融、非接触式支付、物联网、即时通信、移动医疗、农业电商、不走寻常路的打车软件……传统行业搭上了互联网就如同增加了智慧和金钱一般,各行各业均有“得移动市场者得天下”的认同感。据艾瑞咨询预计,20142017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营收增速将保持在20%以上,2017年的在线旅游市场规模有望达到惊人的4650亿人民币。目前在美国,在线预定旅游业务站到旅游业务总量的45%~50%,而这一数据在中国目前仅为10%20155月上海世界旅游博览会上,业界普遍认为,在这庞大的市场份额下,中国在线旅游将呈现从有线段向移动端、从重价格的景点游向重体验的休闲游发展两大趋势。开发移动及可穿戴设备将在未来融入酒店,以进一步提升客户满意度,酒店客房也将增强互动性及交互界面人性化;随着廉航不断调整和尝试新的运营模式,航空客舱通信娱乐系统也将实现移动互联。

关键词:

责任编辑:系统抓取